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 会展资讯 >> 会议报道 会议报道
第四届生物产业大会“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论坛”现场报道
2011-01-26

 

    时    间:2010年6月19日
  地    点:山东济南市吉华大厦6楼
  参会人员:国内化纤企业代表及研究
  机构人员、知名学者
  编    辑:王玉萍 张春蕾 吕佳滨
  摄    影:吕佳滨

 

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论坛

 

08:30——12:30
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 蒋士成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朋友:
   欢迎各位参加此次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纺织化纤产品开发中心、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四届生物产业大会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论坛”。首先有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贺燕丽副司长致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产业协调司 贺燕丽副司长 致辞

      近两年,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选择将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抢占生物经济时代制高点作为发展战略重点和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我国也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2007年颁布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去年又出台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生物产业已经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国家正在研究编制《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旨在进一步加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生物产业的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本次论坛围绕着大会“创新生物经济环境,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主题,搭建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产业成果转化和技术交流平台,促进政府、企业、科研以及金融界之间的对接,将会对于推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化、生物产业集聚化、国际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希望化纤行业能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按照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发展生物基产品,加快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推动化纤行业生物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同时,推进和建设一批生物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引导、推动一批生物质领域的关键技术、重点项目的实施,全面推动生物质纤维及其生化原料的快速发展。


08:40—09:20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郑植艺会长
《我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十二五”及2020年发展规划》

      郑植艺会长在报告中首先对生物质纤维(Biopolymer Fiber)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和分类,分为生物质原生纤维、生物质再生纤维和生物质合成纤维;接下来,分品种总结了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的国内外现状,包括技术进展、产能发展、产品应用等情况,并对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面临的问题和形势做出分析和判断,指出存在的两大问题:生物质纤维是战略性新型产业,必须靠自主研发;我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进而给出了“十二五”及2020年发展思路和目标,并明确了以后发展的主要任务:总结为“五项基础研究课题、六项应用研发项目、四项推广应用技术”;报告的最后,为保障任务的实施,郑会长提出四项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发展纳入到国家生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完善“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发展,“环境”政策;推动建立规范的市场环境;推动“高等院校”设立相关配套,综合专业设置,培养复合人才。


09:20—09:40
台湾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白志中所长
《台湾生物质相关纺织品发展》

      白志中所长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台湾生物质相关纺织产品发展概况,内容包含台湾医疗用相关纺织品、生物纤维面膜与回收含棉纺织品转化为生物质酒精技术的发展。接下来,白所长指出随着全球人口走向高龄化,人们对医疗纺织品需求也逐增。根据研究预测,全球医疗器材市场将以5.2%的年复合成长率迅速扩张,市场总值可望擢升至2010年之2,016 亿美元。有鉴于此,台潜相关产业界陆续投入医疗保健性纺织品之研发,尤其是医疗用天然材料与创伤敷材领域。此外,藉由微生物纤维素本身之高强度、吸水性佳等特性,尝试进行微生物纤维素面膜之应用开发。纺织业所产生的废弃物都有适当的回收业者进行回收再利用,只是回用方式的经济效益较低,最后针对纺织类废弃物以创新的处理方式提高回收之经济效益,以棉织物作为生产生物质酒精的原料。


09:40—10:00
东华大学  王华平教授
《新型生物质纤维发展状况及趋势》

     

     
王华平教授在报告中首先给出了生物质纤维的定义及发展现状,并由此引出对生物质资源、产品及技术创新的思考。发展和利用生物质转化成天然纤维原料是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对于解决能源危机、为纺织工业提供充足的纤维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为背景,报告概述了生物质纤维资料及前处理技术;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技术及新产品;新型生物质纤维技术及产品及新型生化合成纤维技术与新产品。


10:10—10:30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 罗文德总工程师
“绿色材料”——聚乳酸(PLA)

      罗文德总工程师首先指出社会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实施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可再生、可降解生物质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开发,是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任务,而聚乳酸(PLA)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这种绿色材料对于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信赖,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罗总工程师回顾了PLA的开发历程,分析了PLA在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实现清洁生产、产品可生物降解方面的特点,同时介绍了及国内聚乳酸材料研发的内容及进度,对工业化试验方案及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阐述与分析。


10:30—10:50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孙玉山主任
《新溶济法纤维素纤维的技术进展》

      孙玉山主任在报告中指出传统的粘胶纤维存在源头污染问题,有必要开发符合环保和资源可再生要求的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产技术,以作为未来纤维材料的大宗品种。在已开发的众多纤维素溶剂体系中,NMMO(N-甲基吗啉-N-氧化物)溶剂体系已形成了规模化生产;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锂/硫脲或锌酸钠或(和)尿素水溶液、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开发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以NMMO为代表的有机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工程技术中,连续真空薄膜推进溶解技术具有对比优势;纺丝技术均为干喷湿纺;溶剂回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提浓过程的高效蒸发并结合其它节能技术;原纤化控制技术在规模化生产中采用干燥前在线交联。


10:50—11:20
美国康奈尔大学 Anil N.Nereavali教授
《先进“绿色”复合材料》

      Anil N.Nereavali教授指出目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板、体育用品、航空航天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但商业化的复合材料大部分仍选用以石油为原料的纤维和树脂。 在通常的环境条件下,这类复合材料几十年内都不会降解。由于难于再利用或回收,这些材料成为废品之后就只能堆放在垃圾填埋场里。而采用以植物为原料的树脂和纤维可制造“绿色复合材料”。它们具有可持续使用、可再生和可完全降解的特点。绿色复合材料的主要组份中,常选用植物纤维,主要包括黄麻、槿麻(洋麻)、亚麻、苎麻、大麻等,树脂相可采用力学性能中等的改性蛋白质和淀粉。这种复合材料只适合作非结构材料。“先进绿色复合材料”以高强液晶纤维素纤维为增强相,它们具有与芳纶纤维和玻璃纤维相当的力学性能。该种复合材料不但可当作结构材料,而且因其具有良好的断裂韧性,也可用作防弹材料。


11:20—12:00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研发部 么志高部长
《唐山三友差别化纤维及应用》

      么志高部长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唐山友化纤的玉竹纤维、多彩纤维、竹炭纤维和珍珠负离子纤维。玉竹纤维是以天然竹材为原料,经特殊工艺提纯生产出来的一种纤维素纤维,是一种生态环保型纺织原料;多彩纤维所采用的纳米级色浆,具有的无毒、无害,颜料颗粒均匀的特点,并克服了后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废液排放和批与批之间色差大的缺点。竹炭纤维是将竹子经过高温干燥炭化工艺处理后,形成竹炭,在运用纳米技术及传统的粘胶制备工艺流程,制备出合格的竹炭纤维;珍珠负离子纤维是采用高科技手段将纳米级珍珠粉和负离子粉在粘胶纤维纺丝时加入纤维内,使珍珠负离子纤维既有珍珠养颜护肤功效,又有粘胶纤维吸湿透气、服用舒适的特性。


12:00—12:10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叶永茂副会长
《粘胶行业纤维素纤维发展的创新思路与运转模式》

      叶永茂副会长在报告中主要讲述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纤维素纤维的现状与定位。粘胶纤维素纤维是发展最快,最需要转型增效,转变增长方式的行业,而国家也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在国家振兴大纲中规定中高性能、高新技术纤维中就将竹纤维纳入其中,而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又将粘胶行业包含在内。第二部分,粘胶行业的发展思路。粘胶行业需要优胜劣汰,重新洗牌,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大集团,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一方面装备水平在保持原创基础上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还要加快产品的开发,建立合理有效的研发体系;同时,还是要坚持节能减排,不断加强对工艺技术、装备的改造。最后,对于粘胶行业至关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和全球化服务体系。

 

14:00—17:30
主持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叶永茂副会长


14:00—14:20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张华副主任
《汉麻特种生物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及产业化进展》

     


      张华副主任讲道汉麻植物因其优异的生态性、资源性、环保性、低碳性及功能性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接下来对汉麻韧皮纤维、秆芯、籽、根、叶、花的应用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简要介绍了汉麻生物资源利用的产业化进展情况。


14:20—14:40
河北省吉藁化纤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李振峰主任
《协商合作,调整提升,推进天竹产业快速发展》

      李振峰主任在报告中着重介绍了吉藁化纤的天竹纤维,采用有机生态的新鲜竹子为原料,经高科技专利工艺处理制造而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其良好的可纺性和服用性能使其在众多新型纤维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在2005年天竹产业联盟成立后,本着巩固、提升、链接、增长为主题,强化联盟建设,使得联盟在产品开发、渠道整合、品质提升、品牌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步,使天竹纤维发展成为继棉毛丝麻之后的一个重要纤维素纤维原料来源之一。最后,李主任对天竹产业联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天竹产业联盟将以创新、完善、服务、提升为宗旨,在新的时期里将天竹纤维和农业、商业及新能源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天竹纤维这一新兴产业得以全新的模式健康发展,将天竹纤维打造成一个知名品牌,一个民族品牌,一个世界品牌。


14:40—15:00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田素峰副主任
《新型生物质粘胶纤维—麻赛尔纤维的开发及应用》

      田素峰副主任在报告中指出由于黄麻纤维短、非纤维物质含量大,难以进行纺织和染整加工,因此,一直以来仅被用于制作麻袋、麻绳等低附加值产品,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以黄麻为原料,采用自行开发的特殊工艺,制得了新型纤维素纤维—麻赛尔纤维,不仅彻底改变了黄麻纤维难以进行纺织、染整的不足,而且保留了天然黄麻纤维原有的抗抑菌、吸湿排汗、舒爽等特性。同时,“十一五”化纤工业发展指导思想中提到大力发展生物质纤维,包括“进一步开发竹浆纤维、麻浆纤维系列品种,扩大应用,提高附加值”。麻赛尔纤维使麻纤维的服用领域由外衣到内衣,是麻纤维应用史上一次颠覆性的革命,极大地提高了麻资源利用效率和附加值。


15:00—15:30
美国康奈尔大学 Margaret Frey教授
《纤维素在乙二胺盐溶剂体系中的溶解》

      Margaret Frey教授在报告中介绍到纤维素无需任何前处理或衍生化处理即可溶解在乙二胺盐溶剂体系中。实验发现,几种摩尔浓度相同的盐溶液25C时的导电性按照KSCN>KI>NaSCN 的顺序递减。其中,硫氰酸钾体系既可溶解高分子量的纤维素(聚合度大于1000),也可溶解低分子量纤维素(聚合度等于210)。这一结果得到偏光显微分析的进一步证实。将纤维二糖溶解在乙二胺/硫氰酸钾溶剂中,对不同浓度的溶液进行70°C下的39K 和 14N 核磁共振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钾正离子与纤维二糖间的相互作用力高于硫氰酸根负离子。采用红外光谱和广角X-射线衍射对再生纤维素进行分析。红外谱图中,1430和1317 cm-1吸收峰的变化对应C-6上羟甲基的构象变化。2900, 1163和 897cm-1吸收峰的位置及强度变化对应纤维素中氢键的断裂情况。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纤维素溶液在水中再生出纤维素的过程实现了I型纤维素到II型纤维素的晶型转变。


15:50—16:10
青岛大学 夏延致教授
《海洋纤维新材料的开发与研究》

     
      夏延致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以海洋资源为原料制取海洋多糖类纤维新材料,包括海藻纤维、甲壳素纤维、卡拉胶纤维等,并对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开发过程中各种多糖纤维的原料制取工艺、纺丝工艺装备与技术、纤维的性能及应用领域等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海洋资源制取纤维及纺织品,开拓了石化资源和土地资源以外的纤维第三来源,示范和带动海洋生物养殖与海藻化工、纺织服装及生物医用等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与升级,形成新的蓝色经济产业链和增长点。


16:10—16:30
北京服装学院 武荣瑞教授
《聚酯的生物改性》

      武荣瑞教授的报告从四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PET和PBT生物改性的研究进展。1,在合成中采用生物原料,如玉米等生产二醇,并用二醇生产聚酯和共聚酯。 2,用共聚法制备PET、PBT和脂肪族聚合物的共聚酯,如PET-聚乳酸,PB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T和聚己二酸丁二醇酯等,当共聚酯中的脂肪族组分为60-80%左右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机械性能也能满足需求。3,用生物活性物质对聚酯引入改性,可以改善PET的生物相容性,增加PET的抗菌能力,并提高纤维原细胞的细胞增殖。4,用生物酶对PET进行水解改性,可使材料的重量减轻,并可改善吸湿性、染色性,荧光发射强度等性能,且不会造成对材料表面的损伤。


16:30—16:50
长春大成集团 陈建文销售总监
《植物基乙二醇最新进展报告》

     


      陈建文销售总监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内容,首先强调了在生产过程中的的安全问题;其次重点讲述了企业要加强对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最后陈总监总结到我国利用植物制造乙二醇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面,政府应加强对生物产业的支度力度。


16:50—17:10
海天集团高级顾问 张民卫
《PDT生物基聚酯的开发与应用》

      张民卫先生在报告中指出目前聚酯的种类分为石油法PET聚酯和生物法PTT聚酯,海天与大成合作的结晶—Socorna,正是以玉米为原料,采用生物法制成的新型的PDT(生物基PET)纤维、纱线和纺织品的商品名称。接下来,张民卫先生详细介绍了Socorna,包括生产方法、能耗、废气排放及相关工艺参数,并通过与PET、PTT在柔软性、拉伸和回弹性、低温染色性上的对比,得出PDT的优势所在,更进一步提出其低静电性是未来的利机,而生产设备与PET相同更是最大的利机。


17:10—17:30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大中国区市场营销经理 周进
《源自可再生资源的高性能材料》

      周进经理在报告中首先明确指出杜邦集团的目标是提供与完全源于石化资源的材料具有相当或更好的性能和功能,同时可以减肥少对环境不利影响的产品,包括材料和能源。接下来周经理详细介绍了杜邦公司的产品—Sorona,包括聚合物的来源,聚合工艺,环保价值,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相关产品的性能比较,应用领域及应用价值。最后,周经理总结到,杜邦公司正努力带头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公司源自可再生资源的材料有力地支持了公司战略的转变,以及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源自可再生资源的材料不仅提供了不折不扣的高性能产品,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