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举行《粘胶纤维行业规范条件》调研座谈会暨“CV联盟绿色生产万里行——...
- 桐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4/2025 产品征集通知
- 关于召开中国PTA及涤纶短纤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湖州久立2023)的通知--中...
- 关于做好2023年中国化纤行业统计和排名工作的通知
- 关于发布2022年中国化纤行业产量预排名名单及启动正式排名工作的通知
- 2022年度化纤行业优秀统计工作者名单
- 关于开展化纤行业节能降碳技术装备及低碳产品申报工作的通知
- 关于申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恒逸基金”杰出科技人才奖的通知
- 关于召开2023年丙纶分会年会暨丙纶行业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论坛的通知
- 关于征集2023中国纤维流行趋势莱赛尔产业链创新企业活动的通知
会展资讯
转载自:中国纺织报
绿色发展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11月21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携手北京公交集团,宣布启动“北京公交系统废旧工装循环综合利用工程”。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与北京公交集团、麦工装(北京)服装有限公司与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宇环保)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共同签署了“北京公交系统废旧工装循环综合利用工程启动”战略合作协议。会上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生产技术研究所原副所长赵继军颁发了绿宇基金“绿色大使”奖杯。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贺燕丽、王玉萍,北京公交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杜跃,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建强等嘉宾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建立废旧工装循环回收再利用体系
为推进废旧职业装乃至废旧纺织品的科学回收和循环再利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携手北京公交系统,共同启动“北京公交系统废旧工装循环综合利用工程”。
在此项工程中,各合作单位通力协作,发挥平台支撑作用,各单位组织将北京公交集团置换点的废旧衣服统一登记造册、整理集中并临时存储,统一交由绿宇环保公司运往绍兴工厂,进行科学处理和循环再生。预计夏季和冬季接收的公交系统废旧职业装总件数约为40万件,折合约130吨。这些公交系统废旧职业装的主要种类包括棉服、西装套装、长袖衬衣、半袖衬衣、夏装裤子、领带、臂章、肩章等。
据初步统计,本批次接收公交系统废旧工装约22万件,折合重量78万吨。绿宇环保公司将根据废旧工装材料进行分类,采用聚酯类、纯棉类、杂混类和边角料类这4种综合利用处理方式进行循环再利用。
贺燕丽指出,北京公交系统废旧工装循环综合利用工程是国内职业装回收再利用领域的一次创新性探索,旨在以科学的态度、成熟的技术手段,从细节入手,通过产学研用合作,践行“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的环保理念,降低环境负担,引导公众绿色、低碳、环保意识的提升。工程对促进纺织行业与社会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
李陵申指出,纺织工业在拉动内需增长、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化学纤维是纺织产业链的源头,所占比重已达到我国纤维加工总量的80%,我国化纤产量占世界化纤总产量的比例约为70%。化纤工业能否加快突破回收再利用关键技术,实现绿色制造、循环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纺织工业绿色发展进程。
“这项工程搭建的平台,是国内职业装回收再利用领域的有益探索,工程的实施将对我国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起到示范作用,也将对工装和军装这类量大、面广、用途相对单一的服装的生产制作和设计带来很多好处。日本东丽生产的单组分工装,无论是拉链、纽扣还是面料、里衬,都使用单一组分材料,这给工装回收带来很大便利。该工程的启动也将推动我国化学法再生纤维生产工艺,有利于培育全民的社会责任,推动我国在废旧纺织品回收领域的制度规范和流程化。希望不断完善工程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发挥示范效应,打造出我国纺织工业‘再利用体系’建设的示范性工程。”李陵申说道。
杜跃表示,北京公交集团参与搭建这样一个绿色循环社会公益平台,希望能为共建绿色与和谐社会出策献力。项目的实施将为打通职业装乃至废旧纺织品产业链的闭环回收利用奠定基础,重在争取社会效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下一步,工程各支撑单位将联合推进北京公交系统职业装标准的制定,在提高职业装舒适性和功能性的同时,从循环再利用的角度出发,提高职业装面料材质单一性,降低回收难度,提高回收再利用率,争取建立从服装到服装的闭环循环再利用体系。
“绿宇基金”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绿宇基金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和浙江绿宇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并由绿宇环保公司捐资设立化纤行业“绿色发展基金”。
该基金的设立旨在应对我国化纤工业面临的能源与环境挑战,引导行业重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走绿色低碳、再生循环发展之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并搭建社会公益平台,鼓励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
该基金在今年3月启动伊始,组织了“绿色化纤金钥匙奖”表彰活动,评选出首届“绿色化纤金钥匙奖”获奖单位和个人,并进行了表彰。2016年5月,基金又启动了2016年“绿色制造纤维材料工程前沿技术研究”支持课题征集工作,并编制课题指南,每年甄选1~3项对行业绿色发展具有前瞻性和长远影响的基础性课题研究,并给予资金支持。
据介绍,该基金一是要鼓励和引导对行业绿色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深远影响的基础性研究,二是鼓励和引导绿色制造工程前沿技术研究,三是要推动绿色制造相关评估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等。
基金支持和引导的具体领域包括以下内容:开发兼具物理法、化学法的高效连续再生聚酯纤维的工业化生产体系;设计并建立再生循环化纤产品梯度利用体系;开发先进实用的原液着色关键技术,设计并建立原液着色纤维产品标准化体系;开发替代石油资源的生物基原
料和新型生物基化学纤维等。
为推动以上领域的研究,将主要通过三项活动来搭建基金平台:一是组织绿色化纤金钥匙奖,重点表彰和奖励每年度在原料选择、工艺路线、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实现绿色化,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再生循环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二是资助相关机构、院校联合企业进行绿色制造纤维材料工程前沿技术研究。三是搭建平台,推动以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会议论坛及公益活动,广泛传播绿色发展和绿色消费理念。
再生纤维行业有压力更充满机遇
目前我国每年废弃的纤维制品达2600万吨,但我国的回收利用技术,特别是聚酯纤维制品的回收技术尚处于低端水平,导致大量难降解的废弃纤维制品进入自然界,对自然和环境造成沉重压力。我国纺织化纤工业亟须建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循环化和低碳化发展理念,建立绿色低碳和清洁生产的发展模式,深入推动化纤绿色制造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围绕典型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研制等专题不断探索。
李陵申指出,我国纺织工业推进生产节能降耗的成效明显,但是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制造,特别是从废旧纤维的回收再利用角度看,面临的难度仍然不小。“十二五”期间,我国再生纤维行业的产能增速达到了既定发展目标,但是产量与应用占比指标未达到预期。“十三五”期间,再生纤维产业非常有发展前景,但压力也很大。
李陵申指出,再生纤维行业的技术将会持续突破,但是一个产业的大力发展光靠技术突破还不够,还与消费习惯、实际生产成本等要素密切相关。当国际原油价格降到40美元/桶左右时,原生纤维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再生纤维的生产成本与原生纤维实现倒挂。面对这种情况,短期内,如果要让消费者承受较高的成本来体现社会责任,接受再生纤维,难度还较大。
“发达国家有一个测算,大家对于再生纤维可承担的价格,是比原生纤维高约10%,如果价格再高,便难以承担。而在回收使用废旧纺织品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很多处理,不能对土壤、水资源等形成新污染。如果使用物理法回收,再生纤维的性能与原生纤维会存在一定差距,而如果使用化学法回收,再生纤维的生产成本会进一步提高。当然,未来再生纤维较高的生产成本会随着量产而进一步降低。正因如此,‘十三五’期间,再生纤维行业需要进一步寻求突破和发展。”李陵申说道。
再生龙头企业勇担社会责任
再生纤维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压力并存,更需要一批再生龙头企业继续进行突破和创新。
北京公交系统废旧工装循环综合利用工程的支撑方之一绿宇环保公司,是我国再生涤纶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专注于再生涤纶的高质化综合开发、处理及应用,已自主研发形成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降解法等系列再生利用技术。公司提出“全循环绿色纤维”概念,建立了从源头到末端设计低能耗、低排放的工业化生产体系,实现
了纺织纤维从摇篮到摇篮的多级、多次闭合循环。
目前,绿宇环保公司再生产品年产能约为12万吨,生产的循环再生聚酯切片可应用于涤纶长丝和短纤、无纺布、地毯纱等领域。其循环再生涤纶丝包括再生POY和再生DTY,可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土工材料、线绳、窗帘、吸音材料、沙发布仿丝绸织物、仿毛型织物等领域。
“在废旧纺织品循环回收过程中,每吨产品的用水量不超过 500升,为了进一步减少污水排放,公司配套设计了中水回用系统,可以减少排污70%~80%。资源再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施建强这样强调。
据介绍,绿宇环保公司新建了年产10万吨级化学法再生试验装置,其能耗水平相比国际同类技术显著降低,最终产品的安全卫生指标及质量指标均达到原生材料水平。该装置将于近期试产,公司再生聚酯涤纶长丝熔体直纺技术将获得突破,再生产品产能也将新增10万吨。预计到明年年底,其再生产品年产能将达到57万吨。
“涤纶纤维产量约占我国化纤总产量的80%,但涤纶产业链每年产生的工业废料约350万吨,消费后的废旧纺织品废弃总量约2600万吨。我国大量的废旧纺织品只能作为垃圾处理,给环境造成极大压力。绿色发展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大家共同付诸实际行动,投身于绿色制造及循环再生体系建设中。绿宇环保公司出资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推动北京公交系统废旧工装循环综合利用工程,希望能引领行业绿色制造的前沿科技,致力于绿色循环产业链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纺织品的再生利用率,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典范企业。”施建强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