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 首页其他栏目 >> 分支机构 >> 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 >> 正文 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
2009(天津)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创新论坛现场报道
2009-10-28

2009(天津)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创新论坛
现场报道

时 间:2009年10月26-27日
地 点: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
参会人员:国内化纤企业代表及研究机构人员、知名学者
编 辑:王玉萍 刘青 吕佳滨 李德利
摄 影:李德利


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创新论坛
2009年10月26日 下午14:00-17:20

主持人: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 陈莉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朋友:
欢迎各位参加此次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天津工业大学承办的2009(天津)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创新论坛,首先有请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叶永茂致开幕词。
14:00-14:10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叶永茂致开幕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向参加“2009(天津)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创新论坛的行业内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本次会议得到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纺织复合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改性与功能纤维”天津市重点实验室、SAMPE北京学会、《高科技纤维与应用》杂志、《中国纺织报》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4:10-14:35
报告题目:《编制“十二五”高新技术纤维产业规划发展思路及初步构想》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叶永茂
叶副会长在前言指出化纤行业面对国内外新的竞争形势和严峻环境,包括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在内的我国纺织化纤工业正处于由生产大国向技术强国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突破高新技术纤维瓶颈制约,加速结构优化调整,强化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循环经济,加速科工贸结合的产业立体化升级,是推进化纤行业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当前和“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主体内容。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文件,在总结《化纤“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和贯彻实施《纺织工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三年大纲基础上,进一步编制好“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十二五中长期规划”意义重大。
在报告中首先指出当前纺织化纤行业发展总体情况及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发展动向。为应对今年的金融危机,全行业积极贯彻“十一五规划”和“振兴大纲”成果显著,功能性差别化纤维有创新发展,产业用纺织品首突六百万吨大关,但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对于高新技术纤维,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高度关注高新技术纤维良性发展,率先编写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另一方面,行业自身深入分析与国外差距和问题,积极稳妥推进产业健康发展。接下来,报告指出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思路及重点任务,发展建议。即贯彻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行业发展全局,到2020年全面实现由化纤生产大国向技术强国转变的方向性目标,由数量型向技术品种效益型实施战略转移,淡化数量目标,强调技术创新、品牌创新、竞争能力和附加效益的提升。重点任务包括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强化循环经济;加强全球化产业立体升级与合作共赢。在报告的最后,叶副会长对编制“十二五”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初步构想供研讨参考,包括编制依据、内容和组织形式及进度要求。
14:35-15:00
报告题目:《中国高性能纤维评价与研发建议》

罗益锋主任在报告中首先指出目前我国高性能纤维研发的品种较全,四大类纤维的代表性品种已实现产业化。产业布局也趋于合理,已形成长三角和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南北产业集群,并向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和华中地区延伸。但总体来说,我国高性能纤维的产业化尚处于初期阶段,主要表现在过热和小而散,大型企业集团已开始出现从原料、纤维至某些下游制品的配套生产,关键设备国产化,而小公司则发展特色产品和下游制品,以维持生存和发展。
罗主任在报告中还列举了相关数据,借以说明我国目前高新技术纤维的产业布局及产能情况,包括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和西部地区对碳纤维、芳纶纤维、P-CF、PBO等高技术纤维的研制生产情况,同时也指出我国高性能纤维的不足之

全国特种纤维信息中心主任罗益锋
处,即总体上在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产品性能的稳定性和系列化程度、以及装备的自控水平和不断更新换代方面,均不及国外公司,特别是单套或单线产能较低,四大类高新技术纤维发展不平衡。
最后,罗主任详细地阐述了自己对高技术纤维几点看法及建议,为了进一步推进纺织工业产业结构和出品产品的调整,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世界化纤强国,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包括聚酰胺-酰亚胺纤维、聚酮纤维、硅粘胶纤维、聚芳酯纤维等品种的国产化,同时还对碳纤维、芳酰胺及其共聚纤维、超强PE纤维、玄武岩纤维和安山岩纤维、PPS以及其他高性能纤维的发展提出了特有的发展建议。

15:00-15:25
报告题目:《高技术纤维及其制品在光学和伪装方面的创新》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施博士明确地指出了纤维及其制品光学性质的重要性,包括美观和服用性能,保健,节能,防护及伪装等,并从光学角度,材料学角度及纺织应用角度阐述了纤维及其制品的光学性质特征。报告的第二部分列举了纤维及其制品在光学性能方面的创新,如由光导纤维创新开发发光服装和发光画;由热敏、湿敏、光敏纤维制成变色服装面料;防透视纤维及面料的研发及应用等。在报告的最后部分,施博士介绍了纤维制品的伪装性能创新,如光致变色、热敏变色、湿敏变色等,并重点介绍了电致变色的优越性。

总后装备军需研究所博士施楣梧

 

15:25-15:40茶歇

会议代表现场交流

主持人: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华平

 

15:40-16:05
报告题目:《纳米复合纤维材料结构设计与功能调控》

孙宾教授在报告中首先对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纤维材料应用已从纺织拓展到更广泛的产业领域,如农业用纺织品、医用纺织品、高性能纺织品复合材料等,但仍然存在技术发展的瓶颈,即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高新技术纤维比重低、产业化和应用水平低;资源、环境约束对纤维产业发展形成较大制约。而当前纤维材料发展趋势是安全、环保、能源用新纤维材料,与之相适应的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纤维开发、产业化和应用关键技术以及多功能纤维研发及产品柔性化、多样化生产开发关键技术。接下来,报告中提出了两点创新思路:①在已有产业化研发(主要是共混加工)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纳米复合纤维的功能和应用范围,其中有针对地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结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 孙宾

构和功能的纳米材料是关键。②结合成纤高聚物的合成、成型加工和应用过程特点,在高聚物材料(树脂、纤维、织物和薄膜)中原位形成纳米结构,赋予该材料特种性能和功能。围绕这两点,孙教授通过实例进行分析解释,最后总结出结构设计与功能调控的发展方向为:高功能、高性能纳米复合纤维的连续化、规模化、低成本生产;特殊结构纳米结构体的合成及其与通用成纤高聚物复合、成纤加工;具有特殊功能和特殊用途的纳米功能纤维生产与技术集成;纳米智能纤维、纺织品的研究与技术集成。

16:05-16:30
报告题目:《中空纤维膜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杜启云总工程师的报告包含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对中空纤维分离膜进行了简单介绍,包括中空纤维分离膜的发展历史、膜技术市场、市场统计等。报告的第二部分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中空纤维膜可通过熔融纺丝,溶液纺丝以及半熔融纺丝三种方法获得,杜总工程师在报告中还展示了相关设备的照片,并指出膜材质、孔径和活性层厚度是影响膜性能的三个因素在。在报告的第三部分,杜总工介绍了中空纤维分离膜的应用,主要有水的生产和回用领域、能源领域、温室效应以及医学工程,其中主要介绍了在医学领域中人工肾的研发。

天津工业大学膜天膜工程技术公司总工程师 杜启云

 

16:30-16:55
报告题目:《高性能纤维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首先,李嘉禄所长在报告中简明的介绍了三维编织的方法,如方型编织和圆型编织及编织设备等,并着重介绍了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展示了大量示例图解;还重点分析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特点,如不分层的完全整体结构,可以直接织造多种不同形状的预制件,适合织造多种高性能纤维等,同时,还对三维编织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压缩性能、疲劳性能、冲击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最后李所长结合上述特性介绍了一些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应用实例。
 

天津工业大学复合材料所 所长 李嘉禄

16:55-17:20
报告题目:《聚酰亚胺高性能纤维的发展动向及关键技术》
在报告中,张清华教授首先介绍了高性能聚合物纤维的发展状况,以及聚酰亚胺纤维的特性和应用,重点介绍了在高温过滤市场和作为结构材料方面中的应用;接下来又介绍了聚酰亚胺纤维的制备方法,如两步法温纺技术路线、一步法纺丝技术路线,一步法技术路线和干法成形技术路线;最后张教授介绍了我国对聚酰亚胺纤维的研究状况,我国从60年代就开展了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一步及二步法纺丝技术路线成果。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 教授 张清华

 

2009年10月27日上午09:00-12:30

主持人:天津工业大学科技处处长 程博闻

09:00-09:20
报告题目:《通用纤维与高新技术浅析》

王华平副院长在报告中首先对中国通用纤维行业发展特征概括性的进行了分析,当前通用纤维行业市场十分强劲的增长势头大大缓和,出口市场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冲击,同时,行业自身过快发展与过度竞争之间的矛盾,原料价格与产品价格的下降导致市场低迷,因此,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资源问题急待解决,运行质量需在全面提高。根据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要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提高自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积极拓展新兴应用领域。
在此背景下,王院长提出了通用纤维与现代技术融合——开拓21世纪的尖端材料。他在报告中在着重分析通用纤维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将通用纤维与纳米技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华平

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的途径。以涤纶产品例,着重介绍了其开发发展趋势,借以提出差别化技术路线及技术发展方向,并对现有的产品结构及其差别化提出了在技术上和产品结构上的反思。王院长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提出: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理念的转变是根本,战略定位发展最重要,发展战术求生存,建立信心是关键。

09:20-09:40
报告题目:《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

赫氏公司复合材料专家 吴一波

赫氏公司复合材料专家吴一波先生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海外碳纤维发展的现状,复合材料在商用大飞机中的使用, 使各主要的碳纤维生产商均增加了产能,新一代中模量、高性环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成为航空用一级结构材料的主体,其次介绍了中国碳纤维发展的现状,通用级碳纤维的技术已基本过关,量产能力基本达到,规划产能几乎已近当今海外产能的一半,传统市场趋于饱和,新兴市场尚待开发。在介绍航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工业、体育休闲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现状时,吴先生提到,中国的大飞机将使用较多的复合材料,并使用国产碳纤维,这必将引导带动其它行业更多地使用复合材,目前中国2/3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体育休闲用品,而在其他几个主要行业特别是风电行业的应用几乎为零。同时,
吴先生在报告中还重点分析了最近碳纤维价低走低的原因,并指出低价碳纤维给工业带来的机遇,警世我们的从事碳纤维的企业更面对这样国内航天航空业的大发展,面对目前的地价市场的形势做应对的好准备吗了?

09:40-10:00
报告题目:《聚苯硫醚/聚酯复合纤维的性能研究》
报告中首先介绍了PPS纤维的性能和应用领域,以及国内外PPS纤维发展的概况,并指出了PPS纤维的弱点,即上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上的不足之处。其次介绍了PPS纤维的实验原料、工艺流程和纺丝工艺设备。最后,报告详细地介绍了PPS复合纤维的结构性能,如力学性能、取向结构表征、结晶结构表征及热稳定性等。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研究开发中心高级工程师 崔宁

10:00-10:20
报告题目:《聚芳香族噁二唑及聚醚醚酮纤维结构性能研究》
叶光斗教授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聚芳香族噁二唑类聚合物(POD)的纤维结构,包括其分子结构和超分子结构;POD纤维的性能,包括其力学性能、耐化学性能、耐高温和阻燃性能、阻燃性能;以及POD纤维的应用领域。接下来叶教授又介绍了聚醚醚酮纤维,包括其纤维结构(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和形态结构)、纤维性能(力学性能、吸波性能、尺寸稳定性、耐热老化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和耐紫外老化性能)以及纤维的应用领域。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叶光斗  

10:20-10:40
报告题目:《对位芳纶紫外光与热环境中的力学性能》

李鑫主任在报告中首先简单介绍了影响对位芳纶力学性能的形态与结构的几个因素,接下来详细的说明了在紫外光辐射下不同时间内对位芳纶样品显现出来的力学性能之间的差异,结晶结构之间的不同以及特性粘数的差别,最后指出紫外光对纤维的强度影响极大,而对模量的影响较小;然后,李主任又介绍了在不同温度下纤维的力学性能以及等温自由热老化的力学性能,通过进行详细的分子机理解释,得出结论:对位芳纶具有高结晶、高取向,分子链刚性强,拉伸过程的断裂主要是缺陷造成的应力集中,温度升高、分子链断裂都使缺陷的发展更容易,造成样品的强度和断裂伸长降低。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 李鑫

10:40-10:55 茶歇

 

主持人: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 陈昂

 

10:55-11:15
报告题目:《碳纤维结构缺陷及静电喷射碳纳米管增强碳纤维的研究》

程博闻处长在报告中首先指出目前我国高性能碳纤维无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与国外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的应用中,小型化、轻型化、高强度、长寿命、机动性、稳定性等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国内碳纤维的科研和生产的现状,显然无法满足国内航空航天企业的需求,所以研究和发展我国自己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已迫在眉睫。接下来,程处长详细地指出了我国碳纤维结构上的缺陷,以及针对这些缺陷进行的研究,包括碳纤维原丝研究,碳纳米管增强碳纤维研究,静电喷射纲米管增强碳纤维的研究。最后,程处长对我国碳纳米管增强碳纤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天津工业大学科技处处长程博闻

 
11:15-11:45
报告题目:《碳纤维收丝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瀧本四朗董事长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PAN纤维的湿法生产流程,并展示了PAN系碳纤维原丝用特种收丝机——EKTL系列特种纤维收丝机,且详细地说明了该系列机械的特点;并介绍了PAN系列碳纤维的制造流程,及应碳纤维需求增加而改进的收丝机——EKTW-C及CA系列机器的相关装置和特点;最后报告指出随着PAN系列碳纤维的需求不断增加,收丝机的重要性出逐渐显现,而日本神津制作所愿与大家携手共建未来家园。
 

神津制作所董事长 瀧本四朗

11:45-12:10
报告题目:《碳纤维在新能领域中的应用》

报告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对风能产业的鼓励政策,以及在我国由于规划的不合理及风机本身缺陷,导致目前我国安装的大型风机中有30%处于未运行状态,进而明确指出小型风机能提供更多的应用领域,如路灯、通信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其次介绍了公司的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及对材料的要求,通过对碳纤维和玻纤复合材料的对比,指出碳纤维质量轻,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耐久性和抗冲击性好,可满足风轮材料的要求。然后,谢湘蓉董事长就碳纤维产品方案、技术创新和技术路线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对产品市场需求和社会效益进行相关的分析。报告的最后,谢湘蓉董事长介绍了北京希翼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情况,并欢迎业界人士交流与合作。

北京希翼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12:10-12:30
报告题目:《高性能预氧丝产品及应用介绍》

Lorica International ——Mark ZwerenzFabrizio Balestri

Mark Zwerenz&Fabrizio Balestri先生在报告首先介绍了LORICA公司及其开发的一种独特的防火面料,该产品热稳定性好,织物不会燃烧、融化或烧焦,能够抵抗大多数化学物,不会透过融化的金属飞溅物,穿着非常舒适,透气性良好,能够广泛就用于消防、赛车、航空航天、电气绝缘及石油与天然气等领域。
Lorica International公司将其研发的阻燃产品与同类产品进行抗阻燃对比实验。该产品优越的阻燃性留给与会代表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引发了企业对高新技术纤维市场拓展的深入思考。

 

 

同期,于2009年10月28-30日,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协办,SAMPE学会北京分会和上海分会等单位主办的“SAMPE 2009中国国际先进材料与工艺技术展览会”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与此同时,“SAMPE中国2009年会系列学术报告会”也此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