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 首页其他栏目 >> 分支机构 >> 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 >> 正文 高新技术纤维专业委员会
跨界:为发展生物质纤维提供契机
2009-12-10

记者 郭春花


      生物质纤维的发展迫切需要一个有力的平台来推动它的发展,而中国生物产业大会的举办将为生物质纤维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希望企业能充分利用这个机遇。

      化纤行业与生物产业,乍一看起来,很难将这两个行业联系在一起。一个是属于我国传统的老行业,一个是新型的高科技产业,然而,这两个产业正在向一起走进。在将于明年6月举行的第四届生物产业大会的主办方中,多了一位来自纺织行业的组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举办生物产业大会将对化纤行业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化纤行业应如何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近日,《纺织服装周刊》采访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郑植艺。

      《纺织服装周刊》:中国化纤工业协会为什么要与生物产业大会联合发展我国生物质纤维?

      郑植艺: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就注意到了生化产业对今后化纤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它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在制定“十一五”规划中,就把生物质纤维及其材料作为高新技术纤维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在实际推动过程中发现这项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们所提的高新技术纤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原油为基本原料的合成纤维,另一种是以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生物工程为基础的生物质纤维。在高新技术纤维的推进过程中,以石油为基本原料的合成纤维推动比较理想,我们前后推出了30多个项目,而且从纤维的品种看,已经涉及到国际上公认的碳纤维、芳纶、聚酰亚胺等高新技术纤维,无论是从单线产能、还是织造我们都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芳纶方面,我们推出了三代产品,相信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会彻底改变以原油为基本原料的高新技术纤维的落后局面,甚至在某些品种上,我们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很遗憾的是在生物质纤维这方面,我们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有力的平台来推动它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加入了中国生物产业大会这个平台,这个大会有着很强大的背景,这是在国家发改委关心和资助下打造的一个围绕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及产业发展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融合17个与生物产业相关的专业。在我们加入之前,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一直有个缺憾,就是缺少生物化学,我们借这个机会正好加入进来,应该是两相情愿,同时,我们也想借助这个平台把化纤行业从基因、蛋白质,到技术,到产品整个产业链串通起来,这个平台对我们发展生物质纤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纺织服装周刊》:化纤行业将怎么充分利用这个平台?

      郑植艺:作为这次生物产业大会的主办方之一,我们将承办论坛、并且配备必要的展览,借机吸收有助于生物质纤维发展的各项生化技术。将我们的生物质纤维产业融入到这个生物大产业中,我认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我们初步想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生化技术改造传统的人造纤维生产工艺。在化纤行业中,粘胶纤维本质上讲就是生物质纤维,粘胶纤维用的是棉花籽、木片,这是一个绿色环保的产业。但在这个产业中,我们没有通过生化的技术进一步加工,而是通过化学方法把它加工成适合人类穿着习惯的纺织品。现在粘胶纤维产业用的大多是α纤维素,但大量的木质素、β纤维素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果利用生化技术将这些资源的利用率提高5%~10%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根据目前微生物技术来看,这个可能性非常大。

      其次,化学纤维要进一步向生物质纤维方向扩展领域,目前有三个方向比较可行。一是蛋白纤维方向。现在也有不少企业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比如有牛奶纤维、大豆纤维,这方面有不小的工作,甚至有些小规模的产业已经实现工业化,但仍然没脱离以化学方法为主的模式。蛋白纤维作为一种高科技纤维应该走高端路线,解决当前一些高档纤维比如羊绒的替代问题。我国还有大量的麻纤维,生产成本比较低,我们是否能够通过生化技术解决当前面临的非常困难的脱胶问题,也将是一个巨大进步。二是海藻纤维。第四届生物产业大会提出“蓝色经济”的口号,其中就是针对海藻的综合利用。前一段时间,我们在推动高新技术纤维发展过程中也推动了海藻纤维开发项目,但技术含量、技术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能尽快将海藻纤维推动到实际应用中。三是秸秆纤维的综合利用。利用生物化技术开发家纺用的秸秆纤维,满足中低档纤维的需求,这方面也应该加强力度。

      第三,广泛利用目前已开发成熟的农副产品,满足我们化纤行业醇、酸、中间体、甚至酯的需要。化纤行业会应用到很多醇二元酸、中间体、助剂很多都是农产品在生化加工中生成的副产品能够转换而来的,当前应用比较好的是醇,比如1,3-丙二醇、1,4-丁二醇的生产。

      据了解,目前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已经承担了国家生化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主要负责生物制造中的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内容,他们非常希望利用这一平台能够引导企业加大生物质纤维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