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 首页其他栏目 >> 分支机构 >> 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 >> 正文 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
2008年中国新型纤维及涤纶长丝产品开发论坛暨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年会现场报道
2012-10-23

    2008年11月20日在江苏省盛泽镇盛世锦江国际酒店召开了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信息中心、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纤维材料工程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江市盛泽镇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恒力集团协办的“2008年中国新型纤维及涤纶长丝产品开发论坛暨涤纶长丝专业委员会年会”。

上午:会议主持人:恒逸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杨元坤

9:00—9:15 欢迎词/开幕词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 叶永茂

  2008年化纤行业受国际原油及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纺织出口贸易大幅缩减,涤纶长丝行业正处于更深层次的调整。新的经济环境,新的竞争对手,更加突出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企业如何定位,如何搞好生产经营,如何搭建平台,是每个企业都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地方和协会关注行业问题,中央更加关注,日前中央已经明确将轻纺工业列为工作的中心,为企业减负、增贷,支持企业振兴,此次会议的目的也在于沟通信息,发挥行业优势,克服弱势,共同度过难关。

  涤纶产品在化纤产品中占很大地位,不仅有市场,还有效益,在化纤行业内部占重要地位。在目前行业形势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更要一手抓住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另一手练好内功,进行战略性调整,从大局出发,利用轻纺工业振兴国家经济。此次会议同时也得到了来自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纤维材料工程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江市盛泽镇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恒力集团及其他企业和媒体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09:15—09:40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 郑俊林

《新形势下中国化纤行业的运行与发展》

  郑秘书长首先介绍了当前化纤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从国际层面看,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从对虚拟经济的影响发展到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其主要表现在全球经济发展明显减速,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尤为突出,同时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不断,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从国内层面看,中国纺织生产、出口增速减缓,能源、资源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化纤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内化纤产品市场价格一度出现混乱。郑秘书长在谈到当前行业的运行现状时讲到,从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化纤行业生产增速大幅回落,市场供应量基本持平;行业开工率明显不足,产品库存大幅增长;经济效益大幅下滑,运行质量明显转差;化纤产品及化纤原料进口数量明显下降,出口增速明显减缓;在投资方面增长有所减缓,各行业情况表现不一,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新项目不多,改造项目较多。通过对行业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当前化纤行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宏观经济层面上的问题、纺织行业的需求问题及化纤行业自身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国家方面已经相继出台了一些刺激产业发展的政策,而各个企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不能仅仅依靠设备,还要懂得高效的利用设备,以提升其产品的附加值;同时,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加剧,欧美国家极有可能采取一些措施限制进口,这必然会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因此,明年对外贸易极有可能增速进一步减缓,甚至负增长。最后,郑秘书长对我国化纤行业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市场需求继续减缓,业内贸易摩擦很可能加剧;化纤生产增速继续减缓,自律机制亟待建立;行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并购重组需要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亟待加快,产业升级迫在眉睫;海外市场发展加快,行业“走出去”至关重要,希望化纤企业要树立信心,相信自身的优势,做好行业更深层次调整地准备,共度难关。

化纤行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服务平台体系专题报告

09:40—10:10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赵庆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提升化纤行业核心竞争力》

      赵院长在报告中讲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陷入空前的经济困境,我国纺织出口贸易也已受到严重影响,一些知名企业也面临倒闭的危险。今年前8个月我国纺织服装增速和利润都创近十年来新低,化纤是纺织的源头,纺织业的不景气必然会影响到化纤行业,尽管上半年我国化纤行业还有微薄的利润,但也要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首先,在当前企业困难的情况下,企业家要有信心。困难只是暂时的,所以要认清大形势,树立信心,及时采取措施,通过近几年化纤科技的发展,国产设备的不断优质升级,生产工艺的日渐成熟,新产品的开发,能耗水平,节水、减排、清洁生产方面的进步,产品差别化,附加值的增加,总之,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抗风险的保障。其次,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而核心应该是科技创新。再次,产学研合作是保障“创新”成功的最佳方式,也是在国际上一个通用模式和企业迫切需要的一种形式。科研创新要与管理创新相结合,一个好的项目能取得成功不仅是科技部门的事情,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如通过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相结合,政府规划引导和行业协会组织协调相结合。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为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供了条件。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赵院长建议应考虑设立国产化创新技术与产品基金,对实用部门和企业实行一定的风险补偿,这样就保证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最后,赵院长讲到,产学研三方的关系非常复杂,涉及到许多其他部门如金融、中介、知识产权和利益分配等,政府部门的参与及行业协会的引导、支持、促进、协调是非常重要的。行业协会应成为产学研合作与政府的桥梁,在当前纺织业处于困境时刻,呼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对纺织创新给与更有力的支持。
 

10:10—10:40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副主任 李鑫

《纤维材料工程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情况与研发方向》

      李主任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平台的建设背景,我国是化纤生产大国而非化纤技术强国,为了向技术强国转变,解决产业化瓶颈问题,借鉴了国外经验,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和现状以及中纺院的产业化经验,创建了纤维材料工程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其次,李主任指出了产学研服务平台的总体定位以及运行现状,平台的建立是为解决工程化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为全社会提供创新技术及支撑性成果,最终打造成为产学研创新研究的国家级基地。接着,李主任介绍了服务平台的一些重点项目,包括国产化千吨级NMMO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工程化技术开发,高性能聚苯硫醚纤维产业化技术,涤纶工业丝,差别化聚酯连续聚合技术,碳黑型复合导电纤维等,在报告的最后,李主任详细介绍了当前平台的工作重点,如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新一代聚酯及纤维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新型纤维研究,生物源纤维研究以及高技术纤维研究等。

 

10:40—11:10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 叶永茂

《加强化纤新产品的科技投入和工程化研究,提高我国聚酯涤纶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叶副会长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化纤行业应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生产大国向技术大国发展,而“三力一盈”正是质量型、技术大国的标志,“三力”即新技术纤维产品创新能力、针对国内外市场的应变能力以及原基础上的综合水平能力,“一盈”就是盈利,只有同时满足这三点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质量型、技术大国。当前我国化纤行业“追风、同质、压价”现象的出现,这必将导致企业陷入被动,产生这一现象的最初原因在于当初一花独放,而今多国竞争,具体来说包括:①市场发展因素,包括国内外市场的发展,尤其沿海城市的崛起。②技术进步,自90年代起由于我国化纤企业技改项目的兴建,大幅度降低了资金的投入,同时也集中了大部分先进装备,不仅带动了技术进步,也推动了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品牌的建立。③机制的建立。而如今直接原因就在于粗放化生产、简单化经营,我国化纤行业如今虽出口较大,但利润很小,而且国际贸易摩擦不断,上述种种原因就必然决定了我国化纤行业要不断提高品牌质量,差别化及附加值,改变企业单一结构,搞好定位,形成科、工、贸、思一条龙式经营模式。

      接下来,叶会长重点介绍了今后化纤企业的工作重点。①加强信心,统一思想,明确环境,了解政策,搞好定位,差别化经营,以“三力一盈”为发展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目前我国的化纤企业都是自2000年以后历经多年的拼搏发展起来的优质企业,如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一定能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而国家宏观政策已相继出台积极扶持企业发展,振兴我国轻纺产业,所以化纤行业尤其是作为主导的聚酯行业一定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推动立体化升级,改变单一经营体制,搭建技术平台,加强合作,另一方面加强节能减排,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②搭建平台,借鉴高新技术。③抓住积极政策,推动国债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

      报告的最后,叶会长总结到,当前化纤企业一定要一手抓政策,一手抓管理;一手抓国外市场,一手抓国内市场;一手抓常规化,一手抓差别化、新技术。协会旨在为企业服务,欢迎各个企业积极申报国债,协会将尽力帮助化纤企业共渡年关、难关。

11:10—11:40 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 祝丽娟

《2009/10秋冬化纤面料开发趋势》

      祝丽娟研究员首先总结了2009年10月秋冬化纤面料开发的整体风格,一方面充分发挥化纤仿真的特性,融合和借鉴了各品类面料的外观特色,将花卉与几何纹样进行创意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化纤风格,凸显了高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另一方面追求自然的悬垂、柔软和舒适的风格,强调功能性纤维运用及功能性产品的开发与复合,也更加注重再生纤维的运用。其次祝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原料、休闲面料、运动面料、防寒服面料、麂皮绒面料、合成革面料等的发展趋势。最后,对典型产品如高支高密的细旦纤维织物、仿毛效果的织物、仿丝绸外观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下午主持人:恒力集团副总经理 丁建中

14:00—14:30 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许铁志

《建设玉米化工基地 引领生物产业发展》

      许主任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长春玉米工业园区的相关情况。首先介绍了玉米园区的基本情况,工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10月,位于长春市东北部兴隆山组团,目前首期开发16平方公里范围内已经实现“七通一平”,今年10月20万吨化工醇产业化生产线的建设投产,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化工突破性新技术成果。其次介绍了玉米园区的总体规划设想,即坚持玉米从玉米芯、玉米籽粒至玉米秸秆的“全利用”理念,对玉米各种成分进行充分有效地利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链,尽量深化其加工深度,提高玉米资源的附加值,最大程度提高玉米精深加工的经济效益,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型工业园区。然后介绍了玉米园区的主要优势,包括科学规划优势、资源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服务优势以及设施配套优势等六个方面的优势。在报告的最后,许主任代表长春市政府欢迎海内外各界朋友到长春投资兴业。

 

 
14:30—15:00 大成集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陈建文


《来自可再生资源的绿色乙二醇》

 

      来自可再生资源的二元醇技术已经成为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支持的项目。由于目前中国化纤工业面临着原料进口依存度过高、现有石油产量紧缺带来的困惑,如果今后依然靠进口,按照现有的产业规划,我国化纤行业发展势必难以摆脱困境。此外,我国传统化纤产业的布局及国内外经营环境导致产业链难以为继。基于上述的原因,陈总呼吁化纤企业抓住机遇,迎接21世纪生物科技时代的到来,国家产业政策为生物产业发展,生物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围绕生物基多元醇也可构建中国化纤产业链。陈总在报告中还介绍了乙二醇的加工技术,包括石油工艺路线、非石油工艺路线以及大成集团独有的来自可再生资源的乙二醇技术。

 

15:00—15:30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 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孙玉山

《生物源纤维的开发现状与趋势》

      孙主任在报告中指出,纺织行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是纺织纤维原料的主要构成部分,但相对于快速增长的纺织加工能力,国内纤维生产量难以满足纺织生产对纤维的持续增长需求,天然纤维的生产规模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而化学纤维对外高依存度也严重制约着其生产规模,因此,具有优良性能和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生物源纤维成为引领未来的发展方向。生物源纤维是指利用自然界天然可再生资源,通过不同技术途径加工而成的纤维。    
接下来孙主任介绍了近年来已经和正在开发的生物源纤维,如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聚乳酸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等。最后,孙主任列举并解释了一些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和生物源纺丝源液制备技术方面亟待解决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主持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赵庆章

 

15:45—16:15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涤纶事业部总工程师 王鸣义

《世界聚酯长丝产品开发和市场趋势》

 王总工在简要介绍了世界聚酯长丝产品的现状后,指出涤纶纤维产品的升级换代已然到来,优化石油化工链的资源,降低加工成本,以减轻下游纺织染整的运行成本和环境保护;拓展纤维的应用领域,从传统的服装领域拓展产业应用(包括非织造布),发挥涤纶纤维价格性能比优势,逐步取代其它天然纤维、动物纤维和化学纤维;差别化、功能化能够提高纤维产品的附加值和体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然后王总工介绍了世界范围内新型聚酯纤维的相关产品,如增白纤维、直纺超细旦纤维、染色改性纤维等。报告的最后,王总工阐述了聚酯纤维的应用领域拓展及市场发展趋势。

 

 


16:15—16:45 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丁建中

《浅谈差异化经营》

 

 

16:45—17:15 欧瑞康巴马格公司上海代表处 孙博

《欧瑞康巴马格民用核产业用设备新进展》

      孙博经理谈到中国纺织化纤行业现在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各个企业不仅要考虑自己处于何种困境,还要考虑如何走出困境,同时孙经理也代表巴马格公司表达了希望通过公司自身技术的提高,创造出更好的设备,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愿望。接下来,孙经理详细介绍了巴马格公司新一代POY设备—WINGS和DTY设备—FK6-1000及升级版eFK的新理念及优越性。


 

17:15—17:35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王朝生

《再生涤纶长丝新产品开发》

      王教授在报告中综述了最近世界上聚酯瓶废料的回收及产品用作纤维材料的进展情况,提出了利用聚酯瓶废料生产套色涤纶长丝的方法及工艺,开发色牢度高、颜色均匀、色彩丰富的涤纶长丝,以改善涤纶长丝市场饱和、供过于求的现状,满足市场对涤纶长丝高品质的需要。同时,王教授还指出目前仍然有相关技术需要提高和完善。

 



 

论坛结束后,全体会议代表出席了由长春市政府举办的招待晚宴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运行,纺织行业是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化纤企业只有积极应对才能尽快实现平稳运行,快速走出困境。在此次报告中,丁总以恒力化纤有限公司的切身发展经验,与参会代表共同探讨了差异化经营的现实应用,具体表现为生产差异化、市场差异化、经营差异化三个方面。①生产差异化,体现在三大差异化产品 ②市场差异化,将主导产品定位在机织、针织面料、里料、家纺以及工业用纺织品领域;在市场方面,一方面扩大在东南亚、中东、拉美、南非等新兴市场的开发力度,另一方面扩大对福建、广东等省份的市场份额,同时辅以高端用户和中低端用户并举的策略,以最经济的方式协调好产能与市场的关系 ③经营差异化,重新梳理企业发展方向,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发展的根本方向。最后,丁总希望化纤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中国纺织化纤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