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 首页其他栏目 >> 分支机构 >> 聚酯工业长丝分会 >> 正文 聚酯工业长丝分会
2011年(宜昌)产业用纤维创新升级与发展论坛现场报道
2012-10-23

                  会议名称:2011年(宜昌)产业用纤维创新升级与发展论坛暨涤纶工业丝专业委员会年会
                  会议时间:2011年4月21-23日
                  会议地点:宜昌国际大酒店(湖北宜昌沿江大道121号)
                  编辑摄影:李增俊、王玉萍

上午:主持人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葛骏敏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作为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要原材料——产业用纤维,如何创新升级、推动发展是极其关键的一年。为此,我们相聚在长清水秀、长江之滨美丽的宜昌,本次会议邀请纺织行业相关协会等领导、产业用纤维、特别是产业用纺织品业界的著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权威人士及知名学者到会,共同解读“十二五”规划对产业用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政策引导及方向,以“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用纤维行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发展为主题,围绕中央提出的大力发展涵盖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节能环保、信息网络、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任务,就如何推动产业用纤维产品实现差别化、功能性,及其产业链的应用与开发,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以及加快重大先进产业用纤维成套装备及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技术进步进行研讨,面临诸多的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产业用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需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深入发展,为整个“十二五”的发展奠定基础。

09:05~09:15   致欢迎辞

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杨华明

      在这春暧花开,充满希望的季节,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举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涤纶工业丝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承办的“2011年(宜昌)产业用纤维技术与市场论坛”在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水电旅游名城——湖北宜昌召开,我谨代表(大会协办单位)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参加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及会议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宜昌纺机秉承“求实、求精、求进”的企业精神,一直致力于加捻系统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拥有环锭、倍捻、直捻、并络等多种加捻技术,产品涵盖棉纺加捻、化纤加捻、玻纤加捻、地毯加捻和绳网加捻等五大行业,宜昌加捻系统能为五大行业提供最佳的加捻解决方案。公司产品不仅遍布祖国各地,还远销到欧美等发达国家。
      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专利的“宜昌加捻系统”,已成为企业参与产业用纤维行业的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09:15~09:30  中国工程院 院士 蒋士成 致辞

中国工程院 院士 蒋士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出席了本次会议,蒋士成院士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在致开幕词中蒋院士着重谈到了三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纺织工业发展前景广阔,二是我国纺织工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三是大力发展产业用纤维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提供保障。

 

09:30~10:10《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推动产业用纤维新发展》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首席技术顾问 叶永茂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首席技术顾问叶永茂首先代表主办方感谢与会代表,在化纤产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深入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召开本次创新发展年会意义重大。
      叶永茂顾问作《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材料产业,推动产业用纤维新发展》的主题报告。他说,今年是“十二五”战略规划开启之年,回顾“十一五”,包括产业用纤维在内的我国化纤工业,高速高效快捷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为国家、行业、地方经济的繁荣,全球产业链经济振兴做出重大贡献。2010年我国化纤总产量3090万吨,约占世界64%份额。特别是涤纶工业丝近二年发展迅猛,能力已突102万吨,(增幅28%),产量已达85万吨(增幅55%),其中:聚酯涤纶纤维产量2513万吨,约占化纤总产量的83%,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近62%,占世界涤纶产量的70%,成为全球最大最有活力的生产大国。
      然而面对全球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产业用纤维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2010年9月8日,国务院通过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包括纤维材料在内的七大重点做为新时期突出发展的战略任务;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征的新产业,是推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正在孕育新一轮产业革命。
      高新技术纤维材料的发展是我国的薄弱环节,其涵盖了高性能纤维、新型功能性纤维及生物质纤维材料等产品链系列品种,是关系到国防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低碳经济、环境友好、支撑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材料,是促进各相关部门技术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高科技水平集中体现,也是我国化纤工业“十二五”期间推动中央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0:10~10:40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纤维原料应用趋势》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会长 李陵申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应邀到会,他在报告中指出,全球产业用纺织品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已超过服装和家纺产品的年增长率。
      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十一五”期间发展,从2006年至2010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以16%的年平均增长率增长;2010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产量达到821.7万吨,同比增长13.6%;2010年,我国非织造布产量达279.5万吨,同比增长16%。家用纺织品2010年突破1200万吨,占总量30%;针织、家纺及职业服装所需功能性纺织品大幅增长。
四大因素推动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快速发展,一是产业用纺织品替代传统材料,实现更高的功能和效益;二是高新技术纤维和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及产业用纺织品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带动了行业的发展和更高的关注。
在此次论坛上李会长对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定义与分类作了定义性阐述:
      产业用纺织品的定义:通常指区别于一般服装用、家用纺织品,经专门设计的、具有工程结构特点和特定应用领域的纺织品。
      广泛应用于工业、农牧鱼业、土木工程、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新能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
      产业用纺织品的分类:
      (1)农业用纺织品
      (2)土工用纺织品
      (3)交通工具用纺织品
      (4) 篷帆用纺织品
      (5)工业用毡毯类纺织品
      (6)绳线带类纺织品
      (7)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
      (8)建筑用纺织品
      (9)  包装用纺织品
      (10)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
      (11)文体与休闲用纺织品
      (12)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
      (13)结构增强用纺织品
      (14)合成革用纺织品
      (15)隔离与绝缘用纺织品
      (16)其他

11:00~11:30 《产业用—纤维材料发展机遇与思考》

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高性能纤维及制品重点试验室主任 王华平

      王院长说,产业用纺织品:应用广泛,品种繁多,专业性强,市场潜力大,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迅速,产量从1988年的53万吨/年,发展到2010年的460万吨/年。新技术纺织品的产量虽仅占纤维加工总量的10-15%,但产生的经济效益却高达30%以上。预计2011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总量将超过700万吨,其中非织造布产量将超过250万吨/年2011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要达到17%左右,至少还有200万吨左右的产业用纺织品加工量发展空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有后发优势,要加大发展力度,但发展中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链发展不协调;资本结构不合理;结构矛盾突出 ;行业结构不合理。
      他在讲到纤维材料发展趋势时说,高性能聚合物纤维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聚合物纳米纤维进入产业用纺织品市场;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应用研究步伐明显加快;再生涤纶技术与产品发展提速;生物聚合物在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应用;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呈上升态势。

11:30~12:00《中国涤纶工业丝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力》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 王建辉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王建辉说,我们应该看到,国内涤纶工业丝产能扩张步伐并未停滞,涤纶工业丝行业已经快步进入“微利时代”。随着下游用户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生产者,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只有大力发展高端的差异化产品,提升低端的普通产品的功能性,将一般产能逐步转变为优质产能,才能确保涤纶工业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才是涤纶工业丝行业发展的动力。
      市场在发展,行业在行动,发展造就强者,涤纶工业丝创新前景无限。出路在于,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促进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的应用,淘汰和改造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产品档次和清洁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规范发展格局,避免出现盲目投资是涤纶工业丝行业共同的历史使命;涤纶工业丝行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属于中段,易受上下游的影响,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是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或是自我发展,或是上下游联合、合作。加快推动国内涤纶工业丝下游行业的发展是消化新增产能的重要手段;由于市场细分,高端产品的总量不足,不能满足要求。产业用纺织品要发展,必须要研发差别化的产品如:各类功能化高强工业丝包括阻燃、导电、抗菌、增强、环保等优质功能化纤维。

 

下午:主持人: 上海温龙化纤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上俊

 

13:30~14:00 《单兵防护服装发展趋势与高性能纤维应用》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郝新敏 博士


      郝新敏 博士作了“单兵防护服装发展趋势与高性能纤维应用”的报告。单兵防护用纺织品有核辐射防护用纺织品;弹道防护织物;阻燃抗熔融纺织品;伪装纺织品;生化防护纺织品;舒适性军用纺织品;极端环境防护用纺织品 ;信息化纺织品;智能化纺织品;新概念武器防护材料。日本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到严重破坏,引发核物质泄露后,防护用纺织品重点强调核辐射防护用纺织品。
      郝博士从军用被装材料的物理要求、环境要求、伪装要求、阻燃要求、战场要求、经济要求等几个方面对高性能防护纤维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作了详尽的描述。
      在谈到聚酯纤维时他说,聚酯纤维的性能优良,其主要缺点是吸湿性低,染色性较差,静电和起毛起球现象严重,抗熔融阻燃性差等。聚酯纤维的改性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化学改性,包括共聚、嵌段、交联、接枝等和表面处理;另一类是物理改性,包括共混纺丝、变更纤维加工条件、改变纤维形态以及混纤、交织等。
      在纤维设计、研发等方面,重点考虑以下五点。(1)、涤纶仿棉应形状与性能模仿相结合;(2)、涤纶仿棉应最大程度地保持涤纶原有的主体结构和优异性能;(3)、涤纶仿棉应重视表面光学、摩擦和卷曲性能的研究;(4)、利用化纤仿毛和差别化的研究成果进行物理改性;(5)、电子束辐照技术及应用。

14:00~14:30 《聚酯液相增粘直接纺工业丝技术探讨》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汪少朋


      汪少朋总经理就“聚酯液相增粘直接纺工业丝技术探讨”进行了技术交流。随着PET聚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及后加工技术的发展,高特性粘度聚酯切片的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液相增粘是以聚合度为100左右的聚酯熔体为原料,经过进一步缩聚反应,生产高粘度聚酯熔体一个聚合过程。其特点是流程短(1-5 h),能耗低,产品质量均一,增粘后产品的粘度略低。
      聚友年产5000吨液相增粘反应器制备工业丝工艺流程及结论 :a) 得到了适合聚友开发的增粘反应器的最优化的操作工艺条件;b) 开发了能制备高粘PET的液相增粘反应器并实现工业化生产;c) PET熔体经聚友的液相增粘反应器直纺出高规格的工业丝;d)为聚友开发新一代的液相增粘设备提供了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项目工业化产品的特性粘度稳定在0.86dL/g,如果调整工艺产品特性粘度最高可达0.93dL/g以上,且色泽正常,证明聚友开发的液相增粘反应器具有较好增粘效果。

14:30~15:00 《工业丝加捻技术与设备》

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汪斌


      汪斌总经理助理介绍了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的加捻系统、单丝加捻、两股丝加捻、三股丝加捻及多股加捻。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拥有科技研发中心——拥有100多人的科技创新团队;两个产品实验室;各种检测仪器80多台套。
工业丝原丝加捻,从环锭到倍捻,从单丝到多股,从200D到50000D的纱支范围,宜昌纺机都可以提供最完整的全程解决方案,研制开发了各种系列高中低档加捻设备,能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
      KV727捻线机:用于单丝或线绳的初捻加工。主要特点:锭距200mm,升降动程305mm,卷装重量3kg,钢领直径160mm;
      K3521系列倍捻机:K3521/K3521A/K3521B型倍捻机:主要用于锦纶、涤纶、丙纶等长丝加捻。其产品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如轮胎制造、输送带)、工业(如过滤清洁材料、密封、阻尼材料)、以及建筑、土木工程、运动等多种领域。该设备为单锭单控方式,可以加捻单根纱、平行合股纱、多股纱;
      K3522/K3523系列倍捻机:主要特点:采用电锭结构,卷绕及横动采用车头集中控制方式,可适应于中端需求的化纤长丝加捻。
      K3783/K3783A多股并捻机:适用于涤纶、锦轮、丙轮、草坪、棉、毛等多种纤维的合股加捻;
      K2772工业丝并纱机:适用于涤纶、锦纶等工业丝的若干根单纱合并成股,并实现精密卷绕;
环锭加捻技术——FA726、FA727初复捻机:适用锦纶6、锦纶66、涤纶等化学纤维原料的捻线加工;
      K3501B直捻机的技术特点:大卷装——下机卷装重量最重可达12kg,利于高速织造。   接头少,减少废丝,高效率—— 初复捻一步法一次合股成线。
      K3506型直捻机——高端客户的需求, 最新技术的应用。1)单锭单控技术,加捻工艺最大的灵活性,每锭可适应不同品种、独立工艺,可直捻,可倍捻,可三股。(2) 采用数学模型,实现了同步纺纱,准确可靠。(3)可以远程登录查询、科学管理,打破距离的限制。(4)高效率、高精度、高品质、低能耗。

15:00~15:30 《高模量低收缩聚酯工业丝国内发展状况》

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许其军


    许其军部工介绍了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国内发展状况。他说世界上各个公司生产的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在品质指标上有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纺丝采用聚酯熔体粘度不同、冷却形式及条件不同、纺丝速度的不同,采用定型时间的长短、定型的温度的高低造成的。
      要评价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性能优劣,最好将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捻线织布浸胶后评价浸胶帘线的性能。
主要评价其原丝到浸胶帘子布的强力保持率、浸胶帘线的尺寸稳定性指数、模拟硫化后浸胶帘线的性能、一定温度下动态粘合及抗疲劳性能等。
      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国内产能状况: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现有产能在19万吨左右,近两年将新增产能41吨左右。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产能将快速增长,我国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在十二五期间达到80万吨、甚至100万吨是可能的。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生产重心在向亚洲转移,而向亚洲转移的中心在我国大陆。我国将成为世界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生产基地。
      随着我国产能的扩大,世界上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生产布局将重新调整,一些早期投资的工厂由于投资成本、生产效率等竞争因素不强,将不可避免地关停并转。
      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从国外公司垄断生产到我国工厂能自主生产,充分体现了我国涤纶工业丝生产厂家强有力的技术研发实力。
      我国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的产能激剧扩张,不可避免地引起全球生产布局的调整。
      我国企业还要不断开发市场,加强下游产品的应用开发研究,拓宽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新的应用领域。
      我国企业还要加强研发,实现高模低缩涤纶工业丝产品的性能上的差异化、规格上的系列化。

      15:40~18:00   嘉宾访谈

 ——主持人: 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葛骏敏

嘉宾访谈:纺织行业相关协会等领导,科研院所、研究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及企业代表

主题:共同解读“十二五”规划对产业用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政策引导及方向,产业用纤维创新升级与发展。
第一组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王华平、PCI环球石化及衍生物亚洲有限公司上海代表处行政总裁陈九妹、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聚友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少朋及宜昌经纬纺机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华明嘉宾,以宏观政策、创新驱动及产学研合作为主题展开。

第二组邀请了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首席技术顾问叶永茂、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金革、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涤纶工业丝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伟川、神马帘子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显生、江苏恒力化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千涵、河北博格凤凰织带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耀峰嘉宾,以产业链合作、市场、营销、品牌为主题展开讨论

两组嘉宾分别做了精彩发言,台上台下,主持人、嘉宾及与会代表现场交流非常热烈,这也是本届论坛中非常精彩的环节,嘉宾们就我国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对产业用纤维材料的引领与推动;涤纶工业丝及其后加工的发展格局变化情况;欧盟反倾销、年底几十万吨涤纶工业丝新产能的投放对市场的影响及对策;轮胎特保案的影响和未来汽车安全带的发展对涤纶工业丝的展望与期待;2011年产业用纺织品的消费结构、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上下游对接标准化管理格局的搭建与沟通等等热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解答,同时,也激发了代表们更深入的思考,感觉收获颇丰,对于上下游的交流与合作也有极大的帮助,也是为了代表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市场、运筹帷幄。

   

  

   

 

嘉宾观点:

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作为产业用纺织品的一类重要原料,涤纶工业丝产能在过去10年中保持了平均25%~30%的高速增长。这样的增长速度一方面满足了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却也带来了企业利润的萎缩。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企业对产能的快速增长,对扩大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日益萎缩的赢利空间都表示出忧虑。由此提出,要用内涵丰富的现代价值观重新审视行业。现代价值观既包括对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提升,也包含对营销体系和品牌的充分理解。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依然要规模化、差异化、品牌化、高附加值化发展。

如何应对产能集中释放
涤纶工业丝产能到底有没有过剩?对于这一问题,业内基本分为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产能肯定过剩,即使下游需求有所增加,但与工业丝产能扩张的速度相比无异于“小巫见大巫”,这种扩能速度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经营困难增加;另一种则指出扩能、产能相对过剩与相对不足,是市场经济中再正常不过的行为,这是由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而多年的规模化发展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同样会带来产品价格的下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过,这两种看法都基于一个共识——扩能要建立在对需求充分考察、对市场细分定位的基础上,不考虑市场容量的盲目扩产、在极短的时间内透支长期的发展空间肯定是不可取的。

 

到更广阔的产业用领域去
一提升价值的可行的途径在哪里?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给出了一种答案:到更为广阔的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去,更大范围地满足国内需求。蒋士成认为,中国化纤工业目前面临双重竞争,一种来自于发达国家在产业链高端的垄断与封锁;另一种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链低端的竞争,这些竞争必然会使贸易摩擦加剧。而随着世界涤纶工业丝产能向中国转移,其消费中心同样转移至中国。为此,在国内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为其开发更具高附加值的产品,能够有效缓解摩擦,提升企业赢利水平。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会长李陵申对此建议到: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可以说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细分市场尤为重要,要对某一领域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比如国外某家企业注意到潜艇靠拢时产生的摩擦较厉害,经常使相关部位损坏,便专门研究抵抗强摩擦力的材料,最终开发出了不可替代的产品,创造了可观的效益。
据李陵申介绍,目前产业用纺织品分为15+1个类别,其在国外众多领域应用广泛,但在国内诸多领域的渗透率还较低,比如医生穿的手术衣,只有20%是一次性产业用纺织品,其他均采用传统布料;再比如火力发电厂的袋式除尘材料,国内应用比例远低于国际水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内相关纤维的质量不稳定,除尘袋寿命仅在1年左右,而国际标准寿命为4年以上。他由此提醒想要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谋求更大发展的企业,产业用纤维尤其要保证技术的专业性和使用的稳定性。

对于传统纤维与产业用纤维的区别,东华大学研究院院长王华平分析认为,传统纤维基本上关注力学性能和质量的稳定性等指标,而产业用纤维在此基础上,还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纤维企业与下游展开更为紧密的合作。他同时认为,日本强震后,“灾难经济”将得到充分体现,日本重建需要大量的产业用纺织品材料,将极大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内企业应随时关注技术进步的方向和机遇。PCI上海代表处市场总监 陈九妹分析说,日本地震对汽车工业的影响,汽车减产会使安全带、气囊丝、帘子布的使用量减少。灾后重建又会促进其它领域消费的增长,企业要研究市场,把握时机。

突破传统价值观念
国内工程装备企业的技术进步,也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上海聚友化工、浙江古纤道等分别研发的聚酯液相增粘技术,已在部分企业建立中试线,该技术将为相关行业进一步走向规模化和低成本化创造条件,有利于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提升。而中国恒天宜昌纺机的加捻设备,已经具备了能耗降低30%的基本条件。
世界著名的纺织装备制造商欧瑞康巴马格近两年将大量心血倾注在WINGS(络纱集成导丝解决方案)上。WINGS系统将导丝辊和缠结组件集合到络纱机里,提高了产量和效率,整套系统共可节能35%左右,这一技术引起了化纤业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未来降低聚酯涤纶生产成本的重要技术。中国很多涤纶工业丝企业具有的开拓精神令人钦佩,该行业还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中国化纤协会首席专家顾问叶永茂多次呼吁行业构筑“立体化营销体系”,让好产品卖出好价格。目前看来,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作出了初步尝试,部分企业尝到了品牌效应的甜头。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品牌所包括的内涵,远不止稳定的产品品质和快速反应这么简单。

河北博格凤凰织带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耀峰降到价格问题,下游企业并未因原料价格低廉而感到高兴,反而因此受制于客户,因为客户会根据原料价格直接决定产品价格,汽车安全带对品质要求很高,希望国内工业丝企业提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