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 要闻资讯 >> 行业要闻 >> 正文 行业要闻
2021年“绿色纤维及制品认证”(GF认证)产业链推广交流会在福建泉州召开
2021-07-08

| 冬子

 

625日,在光明之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福建泉州,2021年“绿色纤维及制品认证”产业链推广交流会(福建泉州站)圆满落幕。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中纺协检验(泉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承办,泉州纺织服装商会、晋江市染整行业协会、石狮市服饰面辅料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泉州市人才之家、福建省纺织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协办。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原副会长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燕丽、高级顾问赵庆章、副秘书长付文静,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创新发展处处长赵春梅,福建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王启明,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福建纺织行业协会以及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中纺院绿纤纤维股份公司、福州立峰纺织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翔鹭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及媒体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陈新伟主持会议。

 

 

 

顺应趋势,从纺织源头引领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亦是我国纺织化纤工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由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指导,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开展的绿色纤维认证工作,目前是纺织产业链重要的绿色认证体系之一,绿色纤维证明商标是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注册的证明商标。陈新伟表示,绿色纤维认证倡导产品的绿色设计、绿色材料和绿色制造,其具有传导和带动作用,能够推动从纤维到终端产品全产业链的绿色化进程。该项工作已经进入第六年,目前已有37家绿色纤维认证企业,认证产品覆盖了再生涤纶,莱赛尔纤维,壳聚糖纤维,PTT纤维,原液着色锦纶、涤纶、丙纶、芳纶、聚酰亚胺纤维等。

福建省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王启明在致辞时指出,“十四五”时期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工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纺织化纤工业也步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既是中国纺织化纤大国必须树立的新形象,也成为企业必须遵循的发展方向。

纺织产业链的绿色化和纤维材料的创新引领息息相关。陈新伟指出,纤维是纺织产业链的源头,纺织产业链的优势根本在于纤维材料的创新,纤维的创新不仅决定着纺织行业的价值与应用,更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形态。行业之久远在纤维、创新之强盛在纤维、应用之广博在纤维。

陈新伟特别提到,此次产业链对接推广活动的第一站之所以选择福建泉州,是因为泉州相关产业链基础深厚、产业链的配套完备、产业特色明显、下游品牌企业对终端消费领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且企业对产业链绿色发展的需求潜力较大。

作为绿色发展事业的积极践行者,福建纺织产业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化纤、棉纺、织造、印染、非织造布、产业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服装服饰、纺机等行业在内的完善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全省纺织规上产值稳居全国前五。王启明表示,绿色纤维认证在纺织产业链源头不断推进绿色化的进程,是一次有益的创新和尝试。他希望泉州能够推进绿色纤维及下游制品认证,扩大绿色纤维标志标牌在服装、家纺、产业用等终端产品的佩挂范围,并通过推进后续的一系列合作共同为纺织产业链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对标国际,用先进标准和服务赢得相关利益方信赖

 

 

绿色纤维是指原料来源于生物质或可循环再生原料、生产过程低碳环保、制成品弃后对环境无污染或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化学纤维。开展绿色纤维认证背后的技术性支撑和依据是《绿色纤维评价技术要求》(T/CCFA 02007-2019),其入选2020年工信部评选的百项团体标准应用示范,这说明此项团标的技术水平及应用现状得到政府相关部门认可。经过六年积淀发展,绿色纤维认证工作稳步推进,但在某些方面仍需继续完善,如建立健全绿色纤维认证体系,提高认证门槛,定期进行复检,保证绿色纤维认证企业的先进性;逐步完善绿色纤维制品认证,真正形成从源头到终端的绿色纤维产业链认证体系等。

会上,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发展部副主任、副总工程师李德利围绕绿色纤维及下游纺织品企业申请绿色纤维及制品认证的条件、认证的核准程序、认证追溯要求、申请认证企业生产管理要求和产品销售管理要求等方面对绿色纤维标志认证工作进行全面解析。他表示,绿色纤维必须在原材料采购、纤维生产过程、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需符合《绿色纤维评价技术要求》(T/CCFA 02007-2019)及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国化纤协会标准的规定;绿色纤维制品如纱线、面料、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中绿色纤维含量必须达到绿色纤维制品认证规则规定要求,制品中只用一种绿色纤维时,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含量要求不少于40%,生物基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化学纤维含量要求不少于50%;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绿色纤维,其含量要求不少于50%

在绿色纤维可减少碳排放方面,李德利以实例做了说明,再生原液着色涤纶长丝与再生本白各指标结果基本相同,比再生+染色减少了58%的碳足迹、90%的水耗和48%的能耗,比原生+染色更是大幅降低67%的碳足迹、91%的水耗和64%的能耗,这主要是因为叠加了再生技术和原液着色技术两方面的效果。再生染色涤纶布和再生原液着色涤纶布比原生染色涤纶布分别减少了16%58%的温室气体排放。再生染色涤纶布和再生原液着色涤纶布比原生染色涤纶布分别减少了6%87%的水资源消耗。再生染色涤纶布和再生原液着色涤纶布比原生染色涤纶布分别减少了24%56%的初级能源消耗。

标准是认证的依据,标准越高,认证的潜在价值越高。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高级顾问赵庆章围绕标准与认证的关系、国际和国内同类标准比对、绿色纤维标准的内容等,分析了绿色纤维认证的特点和优势,并指出了下一步绿色纤维认证工作的发展方向。

2019年修订之后的《绿色纤维评价技术要求》(T/CCFA 02007-2019)对绿色纤维的品质属性指标进行了分类规定,并进一步明确了其中的限量物质及限量值。品质属性是当前版《要求》的创新之处。标准中列出了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的10余项品种属性指标及要求。对于品牌商而言,绿色纤维的品质属性及限量物质含量是其采购的重要指标。

在对比了当前我国绿色纺织品有害物质限量要求的标准以及欧盟REACH法规、欧盟Eco-label生态标签、OEKO-TEX STANDARD 100ZDHC生产限用物质清单等国际上较多使用的欧盟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赵庆章指出,绿色纤维评价技术要求标准达到了GB18401要求,在指标和限量值设置上,参照了OEKO-TEX 100 标准,认证标准对于纤维也分为三类,即婴幼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用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认证标准参考纺织品的标准,将纤维可能涉及的限量物质做了限定,染整、涂覆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没有考虑在内;另外,认证标准实际是集合了环保标准、清洁生产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的标准集合体。鉴于我国绿色纤维及制品的客户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他建议对标国际标准,精准量度化纤中的限量物质,减少绿色贸易壁垒负面影响。

对于未来绿色纤维认证如何发展,赵庆章从三方面谈了自己的思考,一是先进的标准是绿色纤维认证的基础,标准越高认证的潜在价值越高,要明确对生产过程、原辅材料、产品品质全方位的绿色低碳要求;二要为消费者、生产和品牌方提供可信赖的服务,使标准和认证体系持续优化,促进生产方式与消费观念的转变;三要体现我国作为纺织强国的软实力,成为行业基础研究、产业实力、综合影响力的集中体现。

 

提升价值,以绿色产品铸就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绿色纤维认证推广的先行者、开拓者、推动者、践行者,37家绿色纤维认证企业主动作为,砥砺前行,始终致力于实现纤维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正真实惠。会上,多家绿色纤维认证企业分享了各自绿色纤维认证、推广工作进展情况及好的经验。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批、福建省首家获得“绿色纤维”认证的锦纶企业。副总经理陈信富表示,绿色纤维作为纺织行业的高端认证,由于认证难度大,可提升下游品牌知名度及产品价值,受到下游行业的高度认可。自2016年绿色纤维认证工作开展以来,公司高度重视、全面推进该项工作,坚持“节能、环保,利废”的原则,在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健康的同时,有效提升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为下游顾客的产品增添公信力,提升了产品档次和品牌竞争力,有效果,更有收获。

陈信富特别提到公司的两类绿色纤维产品--原液着色锦纶长丝、再生锦纶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产品应用领域实现全覆盖。原液着色锦纶对锦纶产品实现原液着色、无染纺织、绿色制造,其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效果明显,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重点技术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项目,该项目获得国家纺织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有50种颜色,产品包括FDY/DTY12~150D/5~136F,目前可每年可生产2000吨,今年开始每年还将构建8~10个色系,并从母粒开始,确保颜色的稳定性,确保产品品质。

基于NIKEADIDASUNIQLO等服装服饰品牌商及国际零售商纷纷提高门槛,以环保产品作为纳入供应链采购的硬性准则,永荣锦江首创再生锦纶工艺流程,自己生产再生切片,生产再生长丝,目前做出来的产品只够国外品牌商的采购量,明年公司将继续扩大再生纤维生产量。陈信富表示,绿色、低碳、环保是未来永远不变的发展主题,我们从绿色产品研发和市场中得到了沉甸甸的收获,也看到了未来再生循环产品的价值和信息,我们将不遗余力推动企业走循环再生之路,将“美好生活,从纤维开始”演绎得更加精彩。

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专注再生涤纶领域17年,坚持再生涤纶产品与无水着色工艺的研发。副总经理贾登飞介绍,公司目前拥有年产5万吨超洁净精细化回收瓶片清洗和智能分选生产线,干式着色法涤纶纺丝年产能约为5万吨。百川的再生涤纶(无水着色)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报告,经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专委会(LCA专委会)组织,并经过了专家评审一致通过。其无水着色涤纶长丝在拉链、箱包、户外装备、飞边鞋面、家居产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贾登飞谈到,百川已经形成了原液着色涤纶1000多个基础色的彩纱超市,致力于解决行业痛点。“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一家客户需要3-5公斤的色丝,一般企业可能无法提供,但是我们公司可以提供。尤其是国外客户对我们色丝的评价很高,比如,我们是宜家的色丝供应商。”

目前百川正在规划建设石狮一厂,计划形成年产1亿米再生无水着色纺织品的规模,并计划将石狮一厂打造成国内再生无水着色纺织品示范产业基地,该厂预计2022年底投产。

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资源循环利用和多功能差别化绿色纤维科研、生产 、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发展经理刘静敏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循环再利用涤纶短纤、循环再利用原液着色纤维极其循环体系的建立。

在循环再利用纤维领域,秋盛的差别化功能性涤纶短纤维产品种类齐全,质量稳定,瓶片及纤维材料是多家国际品牌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商。目前年产20万吨循环再利用差别化的功能性的纤维产品,拥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自动化循环再利用PET材料生产基地,年处理能力达30万吨,相当于一年植树6000万颗树;可以减少96万吨CO2的排放;可以节省90m³填埋空间, 相当于127个足球场;可以节省180万吨石油。

在原液着色纤维领域,秋盛年产量目前可达到5万吨/年,且仍在以每年10%的增速在发展,发展空间很大。

刘静敏表示,随着工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愈加受到重视,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乃至在消费者中得到广泛传播。秋盛愿与社会各界人士一起为废弃资源回收努力,为绿水金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攻克了莱赛尔纤维实现产业化的核心技术难点,拥有全套装备自主设计制造的单线6万吨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生产线。总经理助理薛立伟介绍了中纺绿纤莱赛尔纤维的特点和应用方向以及公司的发展历史。他表示,莱赛尔纤维是一款对纺织绿色发展具有使命感的纤维产品。其绿色基因主要体现在原料绿色、生产工艺绿色、最终产品可降解。莱赛尔纤维的生产具有流程短、效率高、溶剂可回收等环保特点,是纺织原料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项。莱赛尔纤维性能表现优异,终端产品具有丝绸光泽,舒适触感,因此应用上也有很强的比较优势。

薛立伟指出,当前莱赛尔纤维的市场热点主要围绕在低原纤化、超短纤维、细旦化长丝、阻燃等方面,市场空间巨大。下一步中纺绿纤将从市场运行数据分析、加大开发、终端引领、应用技术创新链的构建、加大品牌推广以及与大师大牌的合作六方面加大绿色纤维推广的方向及实践。

 

面向需求,让绿色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纤维,不止是我国化纤工业、纺织工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的体现,更是为了让“源头绿色、内核绿色、产品绿色”的绿色纤维制品更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让绿色生活方式走进千家万户,这需要纺织化纤服装全产业链协同共进。

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与石狮市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技术服务平台,立足于地方产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致力于探索与纺织服装及配饰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协同并进的创新体系。绿色环保再生技术、纺织服装性能评估及质量问题解决方案等也是该平台的主要研究方向。研究院副院长蔡涛分享了绿色再生纺织的现状、重要性及对产业的相关思考。

蔡涛说,我国纺织业每年消耗的棉、麻、化纤等各类纺织纤维原料高达7000万吨以上,服装产业生产环节中产生的纺织边角料和家庭废弃的纺织品超过2000万吨,但只有5%得到循环利用,其他的作为垃圾处理。而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的废旧纺织品再利用比例分别为42%27%15%12%。以德国为例,其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德国Ecolog Recycling公司、SOEX 集团旗下的沃尔芬纺织品废弃物处理中心已经具有高比例的回收模式。而我国大部分的原生产品目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回收体系,未来我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众所周知,涤纶产品是纺织服饰中占比最大的品类,故纺织服装的循环回收,目前主要聚焦在涤纶上!当前,国际终端品牌都在积极拥抱绿色环保材料,制定了各自在材料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宜家家居、耐克、迪卡侬等国际品牌企业均要在2025年前实现所有的涤纶产品使用100%再生涤纶。我国亦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对此,蔡涛表示,“我们要更多关注消费者对绿色循环再生产品的性能需求、心理需求、社会责任需求,回归到源动力;更多关注绿色循环再生产业的需求、规范、标准、认证,注重产业系统性。随着国际环保意识的强烈推动,我国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绿色循环再生纺织品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期!”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是国内运动鞋服品牌龙头企业之一,旗下品牌为361°。2020年三六一度实现销售额60多亿元。服装材料技术总监田友如介绍,公司一直注重环保材料研发。在对生物基纤维材料的应用中,公司不仅着眼于在市场中广泛使用的长丝,还首创了在短纤、填充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这几年已经收获了大量订单。361°“御寒一号”棉服的面料、辅料和填充物,都采用了环保型材料,其中,内置填充物采用了可回收的环保新型材料“蜂窝棉”,不仅保暖,而且经水洗后不易变形。

2020年,三六一度被评为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20/2021“最佳年度合作伙伴”,这是因为361°对海兴凯晟科技有限公司“舒弹丝棉涤弹力汗布”的应用,该面料采用生物质原料的聚合物和独特的清洁加工工艺生产,是生物科技和纤维技术的高效结合,原材料环保;舒弹丝有舒适的拉伸回弹性和优异的压缩回弹,用其面料制成的成衣,舒适、贴服,在人体穿衣的多个重要部位不易起包、变形,如肘部、臀部、膝盖。

田友如说,在运用环保材料方面,运动服饰市场当前已经初具规模,主要形成了4类产品体系,包括使用绿色植物纤维、再生纤维,使用环保染整助剂,以及提高节能减排水平等方面。这既顺应了绿色环保的流行趋势,又可创造很好的市场效益。

 

 

 

 

会议同期,绿色纤维认证企业与下游企业举行了“绿色纤维”认证产品使用和推广签约仪式。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与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晋江七彩狐服装织造有限公司进行签约,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九江市骏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签约,福建省福州市立峰纺织有限公司与九江凤洋实业有限公司进行签约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原副会长、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燕丽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此次对接会很实在,效果很好。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约束要求人类必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因而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的刚性要求,也是对织织工业的刚性要求。我国提出的3060”指标对纺织工业的重要要求之一是原料的绿色化,以原料的绿色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这是赋予化纤工业的历史使命。

对于绿色纤维认证工作下一步工作,贺燕丽提出四点希望:一是要继续扩大绿色纤维认证企业和产品规模,刚刚发布的《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绿色纤维认证企业数量年均提升10%,基于国际趋势、我国的绿色发展战略,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经过努力,达到绿色纤维认证的要求,通过绿色纤维认证,壮大绿色纤维认证的企业和产品规模。二是形成全产业链合力。希望绿色纤维认证企业和下游的纺纱、面料、服装、家纺、产业用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参与到绿色纤维认证和绿色纤维制品认证的队伍中来,绿色纤维认证企业要当好产业链链长,不断扩大绿色纤维的消费量,使越来越多的纺织产业链条实现绿色化发展。三是希望绿色纤维认证企业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积极为下游企业做好服务,根据他们的需求改善产品性能和品质个规格,从而以纤维为抓手,在带动纺织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积极作为。四是希望泉州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集聚地,成为绿色纤维认证全产业链的先行示范区,走在全国的前列。